读《红楼梦》,“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而因为“木石”是前世之约,使得“金玉良缘”出场就自带插足者性质。

黛玉进府后,深受贾母宠溺,其待遇与宝玉一般,同一桌吃饭,同一屋睡觉,日则同起同坐,夜则同息同止,感情与日俱增,可谓青梅竹马。

宝钗后进府,因其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多得人心,连那小丫头都爱找她玩去,使得黛玉暗暗恼了好一阵子,这便罢了,薛家进府不久,贾府便隐约有了“金玉良缘”的风声,使得黛玉与宝玉的“不虞之隙”越发频繁起来。

宝钗世故圆滑,但她做的这几件事彻底惹怒了读者

能作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种诗句来,宝钗必是个抱负远大,志向高远的女子,对于宝玉这种“愚顽怕读文章”的不通事务之人,一开始怕是没看上的。奈何薛父作古后,家中无人可依,薛蟠年少无知,家中在各省的买卖皆被承局、总管和伙计们拐骗了去,消耗殆尽。薛家举家进京,对外称是探亲、销账和送宝钗待选,可这么几项一两月可以完成的事儿,薛家却一住下贾府的梨香院便要“处常”了,可知薛家是冲着攀上贾家来的。

宝钗则作为薛家最大的筹码,用以和贾家联姻。宝钗是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淑女,家中有难,牺牲自己义不容辞。

故而,我们便慢慢看到,第八回宝玉宝钗梨香院初会,宝钗的丫头莺儿便开始“露微意”了,渐渐地,但凡宝黛在一块的地方,宝钗都会适时的出现,甚至在宝黛为湘云闹别扭时,宝钗还过来拉走宝玉“走吧,云妹妹在等你呢”,宝钗素日多么世故圆滑,多么善解人意,多么会做人,但在黛玉面前就是不愿意好好做人。

宝钗世故圆滑,但她做的这几件事彻底惹怒了读者

展开全文

当然,宝钗惦记宝玉,于情于理都不该被谴责,毕竟男未婚女未嫁,宝钗有爱一个人的权力,可是,宝钗却不太受读者喜爱,甚至是反感,到底为何?根据大部分读者反应,主要是宝钗做了这几件事。

第一件:滴翠亭祸水东引

若论宝钗的“黑料”,滴翠亭怕是首屈一指,。芒种节当天,因不见黛玉,宝钗便来闹她去,谁知在要到潇湘馆时便看见宝玉进去了,想着宝黛两人素日不避嫌,怕黛玉多心便走回来,正遇到一对玉蝶,少女心动,拿起扇子便扑起来,谁知滴翠亭传来说话声。论理,宝钗是个恪守封建礼教的淑女,遇此情景,是要非礼勿听的,而宝钗呢?文中写到: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

刹住脚,又特特往里面细细听,怎么也不像个安分守己之人,倒像个心有戚戚之人。

宝钗世故圆滑,但她做的这几件事彻底惹怒了读者

这一听不要紧,一听才知是小丫头与主子爷私下相授定情信物之事,在当时可是见不得的大事,而且这个丫头不是别人,是怡红院刁钻古怪,眼空心大的家伙,如果她发现自己秘密被听,狗急跳墙自己难保干净。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宝钗刚做出判断,小红便在里面说到:

“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

很快宝钗就做出了应对措施,立马放重脚步,假装笑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

黛玉就此被小红忌惮:“宝姑娘听去便罢了,偏偏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又细,倘若走漏了风声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便说了,宝钗未给黛玉带来实际的祸事,算不得嫁祸。首先红楼未完,我们很难知道小红在成为王熙凤的丫头后是否对黛玉有过不好的举动,但并不能否认宝钗的嫁祸行为。宝钗既会担心小红狗急跳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为何没想过黛玉也会被殃及呢?而即便是暂时考虑不得太多,为何偏偏挑的是黛玉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前一刻去找了黛玉才脱口而出?我想不可能,因为宝钗最后一个看到的是宝玉,滴翠亭里说话的是小红,被宝玉听了去想来是最不值得担心的。

宝钗世故圆滑,但她做的这几件事彻底惹怒了读者

可宝钗偏偏选了黛玉,还能为何?只能说在宝钗心里,只要有祸事,最适合背锅就是黛玉,金蝉脱壳,打击情敌,一箭双雕。

第二件:用薛蟠打趣黛玉

黛玉是谁?前世绛珠仙子,此生只为宝玉而来,超凡脱俗,清俊飘逸,连那北静王拿过的东西都看不上眼。

薛蟠呢?年纪轻轻就闹出人命的“死人”,呆、浑,俗,恶。连被贾母嫌弃“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的贾琏提起薛蟠都一脸嫌弃,口口声声吐槽“薛大傻子”,为香菱惋惜。

可这么个恶俗之人,宝钗却用来打趣黛玉,让薛姨妈将黛玉讨回去做媳妇,

“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

每每读至此处,心中一阵恶寒,宝钗到底是什么心态,才要拿自家不争气的哥哥打趣黛玉?便是今天,还有要想知道自己什么货色,就看媒人给你介绍的对象什么货色的说法呢。难道在宝钗看来,黛玉只能配得上自己那个浑噩兄弟了?而在此前,宝玉刚被紫娟的情辞刺激得死去大半个人,合府上下谁不知道宝黛情比金坚?宝钗却偏偏这时候来提这等事,怕是借此恶心下黛玉好慰藉自己一会吧。

第三件:不顾史湘云搬离大观园

宝钗世故圆滑,但她做的这几件事彻底惹怒了读者

大观园抄检,各屋里都被抄了,独独蘅芜苑没有。说来这事儿也难办,毕竟宝钗客居,自古没有抄亲戚的理,凤姐主动避开是对的。但这却又将蘅芜苑置于黄河水中,如何也洗不清嫌疑了。

次日宝钗便来跟李纨告辞,称家里母亲生病,要出去照顾,而且不再回来了。至于史湘云,已经让去找探春了,您看可以的话就留下她住稻香村吧。

冷言冷语,令人心寒。试想当初为了拉拢史湘云,宝钗和袭人可没少下功夫啊,一场螃蟹宴就花去了二十多两银子,史湘云更是时时念着宝姐姐的好,处处维护着这位宝姐姐,不惜与黛玉有所龃龉。而宝钗却在遇到事情后当下就是自保,至于什么云妹妹朵妹妹的,哪里去都好,横竖对贾府已死心,横竖不再进大观园,还谈什么姐妹情深呢?

宝钗世故圆滑,但她做的这几件事彻底惹怒了读者

当然,除此三件,其他类似金钏死后安慰王夫人,遁走柳湘莲后安慰薛姨妈等等都令读者惊心不已,不禁疑惑:这么个十几岁的女孩,到底经历了什么?以致城府如此深沉?人性如此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