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展厅,在独立展柜里的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观众驻足。

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1976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套海苏木辽代遗址。长19.5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7.5厘米、高16厘米。

摩羯形象来自于印度神话,最初是一种头部像羚羊、鱼身鱼尾的动物,是十二星座之一。这个形象随佛教传入我国后,逐渐演变成龙首鱼身的神兽。

此壶作鱼身龙头形,龙头为流,鱼尾上翘,脊背部有花冠状注水口,颈部上方为一女童头像,其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为提梁。

此壶通体白釉,前端为少女形象、头戴发髻、劲臂间有彩带、花朵贴饰、人首、鱼身、鸟翼、手捧螭首短注,构思巧妙、造型奇特,为辽代陶瓷器中的精品。

白釉人首摩羯提梁壶是为辽代贵族“定制”的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器具,为国家一级文物。

从这件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壶的摩羯纹体现了佛教及中原文化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反映了辽代的审美。

宋辽夏金诸政权的佛教都较为兴盛,多元背景和多民族艺术的交流使得摩羯纹的载体和造型更加丰富多彩,较前代有了世俗化、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这件辽瓷珍宝也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鉴证。(记者 杨净毓 林则志 资料来源: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