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作家三毛的小说《撒哈拉的故事》中,她以丈夫荷西为原型,著作了一段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

在丈夫荷西死后一年,三毛紧随其后,在世人眼中这对夫妻应该是恩爱的、是如同小说中一般的甜蜜、幸福。

但是三毛的邻居却说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美好,全都是三毛一厢情愿。因何会产生这种偏差?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不安稳的童年和那个他

三毛幼时是在一片战火中长大的,在她的记忆里,除了躲避战争就是在躲避炮火,没有一处是高兴的、值得回忆的。

那段记忆里,哀嚎遍地是她对生活唯一的理解。

再长大一些,三毛一家搬到了台湾。在台湾,她开始读书上学,但是却遭受到了老师的歧视。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展开全文

她在学业上偏科严重,文科类的科目成绩很高,但是数学等科目却只能拿到不及格,她是一个心气高的小女孩,看着一直不及格的数学,她下苦力去学、去提高。

在几次小考中,三毛拿到了好成绩,但是这份成绩却遭受到了老师的质疑。

为了证实自己所想的,老师特意出了一张十分难的卷子,三毛做不出来,于是被断定是抄袭,还对她进行了惩罚,遭到了同班同学的嘲笑。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此后,三毛愈发孤僻,甚至休学。

即便在文学上,她的成就越来越高,但是在三毛的心里,孤独和悲哀一直围绕,她难以感觉到快乐。

1967年,三毛在西班牙遇见了荷西。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这时候的荷西还只是个十六岁的高中生,他对三毛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虽然三毛早就心动了,但是却仍然要考虑到荷西的年纪和自己的心理缺陷,她没有接受荷西的示爱。

荷西是一个执拗的人,他懂得三毛的顾虑,于是约定六年之后,待他长大,他要正式追求三毛。

这一段无果的恋情,三毛将其写作《雨季不再来》,或许她一直以来悲观的情绪告诉她,荷西不会找她的,于是这本书就像是在告别,也像是在怀念,却不抱对荷西的期望。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再相见许一生

从西班牙回家之后,三毛开始工作,在工作中她结识了一个德国男人。

这个德国男人要比三毛大上一些,他不热情,但是体贴,和荷西相比,这个男人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丈夫,在男人一点一滴的体贴照顾下,三毛决定放弃对荷西的感情,和其成为伴侣。

1972年,三毛答应了男人的求婚,二人立马开始张罗婚礼相关事宜,但是意外却比幸福先一步降临。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男人患有心脏病,在婚礼前夕,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离世。

这种分别太过突然和悲伤,三毛一时间接受不了,她的生活再次被悲伤萦绕。

听闻此消息的荷西,甚至没有等到六年,在他21岁的时候就跑来见三毛,荷西的到来是惊喜,也是对三毛的宽慰,原来生活之中还是有幸福和快乐的。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二人这一次再见,三毛再无顾忌,她答应了荷西的示好,开始了这一段爱情。

荷西的热情一点点感染三毛,她成为了一个懂得爱的女人。

虽然荷西年纪很小,做事还有些幼稚,但是三毛依然甘之如饴,对这段爱情的一切都全盘接受。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爱情是甜蜜,也是生活。

1973年,相爱的两个人开始撒哈拉之旅,这段旅途也是后来《撒哈拉的故事》的灵感来源,三毛和荷西二人携手走过沙漠,在沙漠小镇结婚,一切都是美好而又甜蜜的,这种甜蜜被三毛放大写进书中,又在读者的口口相传中达到了极致。

但是所有人都忘记,现实的爱情不只有甜蜜,还有生活的鸡毛碎皮。

三毛和荷西结婚后,在一起生活就如同灵魂伴侣,他们二人在对方面前一点包袱都没有,经常都是蓬头露面,做事大大咧咧,二人的合照中,无论是三毛还是荷西,都没有外界那么光鲜亮丽。但这就是生活。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生活和小说之间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在经过对比之后还会进一步放大,因此,在邻居眼里,这二人的生活更像是三毛的一厢情愿。

荷西是个成熟的男人,三毛是一个缺爱的女人。

真的过日子,两个人都有一些需要磨合的,也产生过争吵和磕绊。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邻居看讲过他们二人的争吵,甚至打架,但是平常的生活却也十分和谐,夫妻二人更多地就像是普普通通的小夫妻,过着平常真实的日子。

有时候,邻居看着书也会怀疑,这两个人跟书里不太一样,难道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吗?

现实的爱情不是完美无缺,但却是非你不可。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在荷西因为意外离去后,三毛陷入了悲痛,她们之间的爱情太过浓厚,在生活中处处都是荷西的身影,以至于三毛甚至忍受不了另外一半的离开。

在荷西去世后,三毛的日子很少有快乐,因为过度的思念和悲伤,她的身体也渐渐走向了衰败。

1991年,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三毛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的原因,只有流传于读者口中的猜测。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浪漫?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小结:

书籍和现实必然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三毛和荷西之间的爱情起于荷西的热情和坚持,也起于三毛的浪漫和才情。她将二人的故事书写成册,既是一种纪念,也是在书写快乐,荷西给了三毛最大的幸福,三毛也乐于沉溺其中。

或许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并不美好,并不像是故事一样甜蜜。但是现实的婚姻难道就没有爱情吗,一切只不过是旁人的猜测而已。若真的都是三毛一厢情愿,想必也不会出现故事中那般美好的双向奔赴。